400-023-4588

13845887411

大发体育医美行业蒙眼狂奔规模超千亿新氧市值却跌九成

2023-06-03 12:10:35

  大发体育刚上班两周,她似乎就迷上了轻医美,“所有好看精致的脸都是做出来的”成为了她的口头禅,她坚信1只水光针相当于1000片面膜。

  现在她的化妆品已经开始陆陆续续换成了一些医美品牌,后续打算去打一下水光针,顺便治一下自己的痘痘。

  昨天下班刚遇到,她就说起了自己客户公司的一个产品,仿佛自己马上打完就变成了天使一样,这是小赵做医美行业的第二个月,也是她爱上的第三款产品。

  虽然在理智的驱使下,她并没有付出打针的行动,但她说她会给自己选一个最合适的产品,去试试效果。

  就连最真挚的爱情,都变成”始于颜值“,在这样一个“外貌至上主义”的环境中,年轻人们开始更加不满自己的外表,从而导致“容貌焦虑”的情绪愈演愈烈。

  由于“容貌焦虑”的盛行,能使这种焦虑暂缓的医美行业一步步的破圈,进入大众的视野,医疗消费的属性开始逐渐的变得模糊。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医学界正式将医美的学科分化成医疗整形和医疗美容两大方向。在日本和韩国医学院中攻读医美专业的学生都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是医疗整形还是医疗美容。后来,他们在亚洲刮起了一阵医美消费的旋风。

  中国消费医疗美容的发展较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美容行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从80年代末期“电波拉皮”时代开始,发展到遍地都是医美广告的今天仅仅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这是它作为消费医疗产业蒙眼狂奔的三十年。

  进入本世纪后,美容行业逐渐走向成熟,伴随着人民大众对高品质的医疗条件及美容保健行业的服务需求,各级医疗美容机构和美容保健行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快速发展。

  中国的现代整形手术起始于1929年,当时上海出现了国内第一家整形外科门诊。1997年,美容整形医院伊美尔成立,这标志着民营医疗开始进入整形美容市场,随后医美行业踏上了扩张之路大发体育。

  医美行业根据产品可划分两类:手术类产品和非手术类产品:手术类包括面部手术、胸部手术、植发、口腔矫正、吸脂手术、身体塑形等。非手术类,又名轻医美,包括玻尿酸等材料的注射填充、光子嫩肤、磨皮、 激光脱毛等。

  其中,注射类产品在轻医美市场处主导地位,而肉毒素和玻尿酸注射为主要需求。据《新氧医美白皮书》报告,2019 年中国注射类产品疗程在轻医美市场中占比达 84.72%,其中玻尿酸项目在注射类医美项目中占比为 66.59%,肉毒素项目占比为 32.67%,玻尿酸与肉毒素目前几乎占据整个注射类市场。

  2008年,全球最大的玻尿酸生产商之一、中国本土品牌华熙生物在港股上市(退市后它于2019年11月于科创板上市)。2013年,首家民营整形美容外科医院华韩整形上市。此后伊美尔、美莱等医院也开始加速线下扩展,医美行业正式进入发展期。2015年,受社交媒体、国际消费文化及审美文化影响,消费者数量及需求进一步提升,医美市场异常火热并进入爆发性成长期。

  据报告显示,2014-2020年,我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增长迅速,由501亿元增加至1795亿元。其中,非手术类的轻医美占比不断提升,成为我国医美行业的主流。

  由于容貌焦虑的持续出现,以及人们对自身的高要求,接受医美的人群开始逐渐扩大化大发体育,轻医美的高复购率持续增长,这成为驱动我国医美行业增长的主要因素。

  未来轻医美的市场规模将不断增加,成为我国医美行业的主要增量市场。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19年我国医美用户达到了1367.2万人,预测2023年医美用户将超2500万人,4年时间接近翻番。

  由于需求端的一再扩容,使得整个市场规模被撑大。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我国医美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22%,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2024年我国医美市场规模有望超过3000亿元。

  启信宝大数据显示,企业名称、经营范围等维度中包含“医疗美容”“医美”“外科整形”等关键词的医美相关存续企业,从2017年的12570家增至2021年32116家,涨幅高达155.5%,其中仅2021年新增企业数量达11665家。

  近年来,由于行业的发展较快,黑医美、黑机构、黑医生、黑场所、黑针剂等医美投诉常见于各大端口。究其原因,则是医美行业体量极速增加的背景下,从业机构及个人良莠不齐,存在以“最大利益”为目标,而将“安全”抛在脑后。

  非法执业、无证经营、水货泛滥、虚假宣传、违规操作直接加剧了消费者的医美体验风险,令纠纷投诉“直线上升”。中国消费者协会官网投诉数据显示,2015年到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收到的医美行业投诉从483件增长到7233件,5年间投诉量增长近14倍。

  中消协相关人士表示,随着经济水平提高,消费和生活观念的改变,医疗美容行业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和重视,“美丽”需求不断增加,美容消费乱象有所抬头。从投诉重点来看,医疗美容服务不规范,甚至发生人身伤害等严重事故;一些美容机构混淆生活美容和医疗美容,超范围开展美容项目,进行无证经营;机构内美容师、执业医师等人员没有相应资质;发布虚假医疗美容广告,诱导消费者办理美容网贷。

  2022年央视315晚会上曝光了违法机构的医美培训乱象。医美行业再次受到关注。

  几日前,新氧的入驻商家上海欧莱美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因在新氧平台上发布诱导性内容、含有涉及药物、利用患者名义形象作推荐及发布未经审查的医疗广告,被上海市松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万元并警告。

  这并不是新氧上第一家被处罚的公司。今年1月,上海普瑞002399)眼科医院有限公司也因在新氧上违法发布效果广告,被罚10万元。

  多重因素下,新氧股价接连下行。截至3月18日,其总市值较上市时下降近9成,可谓上市即巅峰。

  或许因为自己遇到的种种麻烦,依靠用户信任做流量生意的新氧开始面临用户流失的困境。

  财报显示,新氧2021年第三季度实现总收入为4.315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人民币3.596亿元增长20.0%;归属于新氧科技净收入为680万元,比2020年第三季度的90万元增长649.5%。值得注意的是大发体育,新氧去年第三季度购买预订服务的用户总数为17.42万;月活用户800万,较2020年870万下滑8.05%;预订服务收入6170万元,比2020年同期的9390万元下降了34.3%。

  此次被“3·15”晚会重锤,无疑对医美行业又是一次打击。让人不禁想问:医美行业乱象究竟何时止?

  虽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由于各类互联网医美平台在逐渐打破医美行业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年轻人接受度和认可度提升当前轻医美市场的用户主要为15-40岁城镇女性。

  从消费者的性别分布上来看,女性仍然是消费的主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女性消费升级、追求品质生活的需求日益旺盛,“她经济”迸发出蓬勃的活力,也成为医美消费的主力军。

  据艾媒咨询统计显示,73.3%的轻医美客户为女性;78.0%的客户位于一、二线城市。结合Frost & Sullivan对不同医美消费者年龄段统计中,得知2020 年核心潜在消费群体规模约为1.48亿人。

  根据新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20年我国医美消费者以年轻人为主,20-25岁占比最高,达到36.84%;26-30岁次之,占比为26.64%。

  同时大发体育,在18-40岁的女性当中,医美用户渗透率在持续上升。客单价低的入门级轻医美项目更容易被年轻人所接受,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审美趋势,也促使医美行业从流水线式的、单一的操作方法不断地向更有针对性的操作演变,从以手术为主的重工形式向以非手术的轻工形式转变。同时,随着国内消费者对医美的认知加深,对安全更加关注,在选择时会做一些风险系数较小的项目进行尝试。

  随着医美市场对于80-00后的占有率越来越多,70后的群体也是整个市场的目标群体,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群体收入已经相较于稳定,爱美之心人人有大发体育,医美不再是中青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70后也开始关注自己的面部状态,也希望通过这一方式让自己重获青春,恢复活力。

  据《中国医美市场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15年-2019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28.7%,远超全球医美行业8.2%的平均增速。

  但是,医美行业在国内的渗透率却仍处于较低水平。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截至2019年,中国医美渗透率仅3.6%,远低于韩国的20%、日本的11%、美国的16.5%。

  谈及限制渗透率增长的原因,CIC灼识咨询合伙人王文华指出由于行业起步晚,目前中国医美疗程渗透率仅为约17次/每千人,这一数据与美国20年前持平,在国民经济稳健发展的前提下,医美消费需求潜力仍需时间释放。

  另外,随着监管力度逐步加强下,行业进入壁垒更高,不合规市场占比减小、合规市场规模增大,更有利于产业链上下游的合规企业享有更大市场的同时也形成良性的企业运营和竞争模式。

  今天听到室友吐槽,她马上又要进行一波加班模式,医美行业的客户实在是太多,让她根本忙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