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23-4588

13845887411

全国多地开展医美行业“集中整治”!大发体育

2023-05-02 17:56:12

  大发体育全国各地对于医美行业的集中整治是否是未来常态,在日渐高压的行业监管下,刚刚嗅到复苏气息的医美行业又该何去何从?

  疫情过后,中国医美行业迎来了复苏的气息。然而,相比对未来形势的积极预判,近期更引人关注的是国家对于医美行业的整顿。

  2023年伊始,全国各地就开始了针对医疗美容行业的专项整治行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川、重庆、山东等地陆续公布了一批当地医美行业违法违规典型案例。从区县到省市,覆盖范围广,联合行动部门多,强势占据了“医美”关键词搜索相关资讯的绝大部分页面。

  全国各地对医美行业的集中整治是巧合,还是未来监管的常态?在日渐高压的行业监管下,刚刚嗅到复苏气息的医美行业又该何去何从?

  2月13日,央视《焦点访谈》再次制作专题片,曝光了医美行业乱象大发体育。报道中,一名90后女孩在酒店接受了来自一名服装店店主的玻尿酸注射。据介绍,这名店主是小雪两年前认识的,自称可以为她注射玻尿酸填充额头,注射六针,一针只要1000元。然而,原本应该表皮注射的玻尿酸被注射进血管,造成小雪中央动脉堵塞。经过抢救,虽然小雪性命无虞,但面部留下终身残疾。

  众所周知,类似小雪的案例还有很多。由于我国医美行业处于野蛮生长阶段,监管力度不足,缺乏足够的规范和制约标准,因此虚假宣传、假冒伪劣、手术失误等乱象频发,这些为行业乱象买单的“求美者”们轻则毁容,重则甚至付出生命代价。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数据,2015年至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每年收到的医美行业投诉从483件增长到7233件,增长近14倍。而中整协统计的数据则更让人触目惊心——每年平均有2万起由于医疗美容导致毁容的投诉记录。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2中国医疗美容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达2179亿,即便是在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的疫情期间,增长率也高达12.4%。根据预测, 2025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将达到4108亿元。在暴利驱使下,市场淘金者的趋之若鹜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为彻底整治医美行业乱象,2022年9月以来,市场监管总局等11个部门和单位,开展了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重点整治虚假宣传、非法行医、价格欺诈等。

  据悉,专项行动以来,截止到2月9日,全国已办结各类行政处罚案件5259件,罚没金额1.3亿元,刑事立案461件,抓捕740人,涉案金额22.18亿元,税务核查2482户大发体育,查补税额1.06亿元。

  实际上,自2002年以来,国家卫生部、卫计委等多部门就陆续发布了支持、规范医疗美容行业的发展政策和管理办法,包括机构运行规范、医疗美容服务规范、加强行业监管等内容。

  2002年5月,《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出台,要求医美机构及医生必须取得相应职业许可证才能开展经营活动和行医;2008年10月,《医疗美容机构基本标准(修订意见稿 )》发布,对美容机构的床位、面积、人员配置、设备等方面提出要求,符合要求才可以开展医疗美容业务。

  2009年12月,卫计委发布《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规定美容外科项目分为四级,对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所开展的医美项目级别做出严格的规范与限制。

  这些文件初步建立了医美行业的准入规则和行业监管框架,随后,医美行业就迎来了快速发展期。伴随着行业发展与乱象“齐飞”,医疗事故层出不穷,聚焦行业监管、整顿行业违法违规行为的文件开始密集出台,与此同时,配套的专项整治活动也开始“重拳出击”。

  2017~2018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联合部署开展了为期1年的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2019年国家卫健委要求各地对非法医疗美容等突出问题开展“回头看”,将医疗美容纳入国家监督抽查以及8部门联合开展的医疗乱象专项整治。

  2020年4月17日,国家卫健委联合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公安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八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的通知》大发体育,从医疗美容机构自我管理、行业组织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管四个方面加强监管。

  2021年6月,国家卫健委、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了《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联合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在医美下游,严厉打击非法场所、严格规范医美行为;在医美上游,严厉打击非法制售药品医疗器械行为。

  而最近一次的全国规模整治行动则是从2022年9月开始: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国家网信办、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11部门联合行动,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

  除了整治行动,近年来医美行业的监管政策也呈现出“下沉“趋势,深入细分领域的规范性文件陆续出台,这让以往处于 “灰色地带”的项目及产品(如“水光针”等)逐渐有了明确的使用规范和监管依据。

  2021年4月13日,国家药监局发布《重组胶原蛋白类医疗产品分类界定原则》,要求重组胶原蛋白类产品的管理类别不低于二类医疗器械,并提出应按照一定标准综合判定产品管理类别。

  2011年11月9日,医疗器械标准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征求《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调整意见的通知”,明确将水光针纳入三类医疗器械管理大发体育大发体育。

  2022年11月14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医用透明质酸钠产品管理类别的公告(2022年第103号)”,对不同用途的透明质酸产品进行明确分类,其中不可被人体吸收且用于非慢性创面的产品按第二类医疗器械管理,用于改善皮肤状态的产品按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