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体育2023年医美行业上中下游三大新爆点
2023-05-21 21:42:49
大发体育2022年,一半核酸一半心酸,医美行业穿越低谷期。穿越低谷后,2023年医美需求将形成“V”型反弹,走出“V”字曲线。
多位医美行业人士皆表示,回顾2022,巨大的不确定性使整个行业蒙上了一层阴翳,但雾霾正在散去大发体育,新的机会正在涌现。
一位在今年刚获得融资的医美服务机构负责人告诉《大美界》:“今年无疑是艰难的,疫情反复带来了巨大挑战,很多同行业务受挫,现金流吃紧。但这是黎明前的‘黑暗’,我们已经到了谷底,明年就是朝着山峰进发。新的消费需求正在酝酿,行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会迎来更大发展。”
从监管端看,规范化已经成为行业共识,“黑医美”机构在被陆续淘汰,尾部企业加速出清,这为医美行业后续健康良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市场端看,医美市场规模在2022年持续保持两位数(13.8%)的增长,预计全年将接近2500亿元,已达2017年时的2倍多。在疫情反复的当下,医美行业表现出了足够的市场韧性。
更重要的变化在于,从年初开始,尽管资本依然重仓医美上游,但已显现重回医美服务端的趋势:德阳德美整形、医美国际、BR光电保养等服务机构先后获得大额融资,这给了医美行业以信心。
· 2022年初,受疫情影响,作为医美核心区的华东地区持续多月封控,大量医美机构不得不闭店;
·9月,监管端将对医美机构财务问题进行核查的信息不胫而走,众多医美概念股股价重挫,并传导到一级市场,导致不少医美企业估值“打折”;
2022年的医美行业,无论是在市场需求上,还是在财务融资上,都遭遇了巨大挑战。
“医美机构靠‘两条腿走路’,一个是持续获客,另一个是稳定的现金流。获客一旦受阻,保持现金流的稳定就成为了关键。”某知名医美机构负责人告诉《大美界》,压力之下,医美机构们都在努力优化自身的商业模式,从而提高人效比。
比如有的医美机构开始走“轻量化”路线,即通过减少SKU数量,用更小面积,更小成本专注核心业务,使经营效率最大化;有的医美机构则是采取中心医院加卫星诊所的模式,以应对各地市场需求分布不均的问题;还有的机构尝试聚焦某一个细分市场的诊所业务,并将其进行连锁化、跨区域化……
不仅如此,拓展新业务以扩大营收盘子也成为了不少医美机构的选择。其中,牙科和植发最为普遍。
例如2022年7月,朗姿股份宣布将在旗下医美机构开展美容牙科业务。这是在于,医美和牙科具有天然强关联性,“求美”成为当下不少牙科用户的重要需求,且当下牙科多为高客单价业务,如错颌正畸、美白贴片等,利润可观。
而植发作为医美的重要细分,也开始受到综合医美机构的欢迎,今年不少医美机构便新设了植发科室。要知道,此前该类业务多为专业的连锁植发机构在布局。另外,通过与植发医生集团合作,也成为当前医美行业比较常见的植发合作模式,其可以使医美机构几乎不用投入什么成本就可获得植发项目的落地。
“植发业务与其他医美业务具有高度适配性。举个例子,一些女性求美者做完拉皮手术后,会在发际线边缘会留下一个疤痕,医生可以通过植发将留下疤痕的地方进行遮盖。用户需求的二次转换,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获客成本,提高了机构的营收和盈利水平。”上述知名医美机构负责人表示。
2022年9月,联合丽格集团与锦波生物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出了“新肤源胶原水光”(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冻干纤维)新品,该产品仅在联合丽格集团旗下机构上线。
除此之外,华韩股份旗下医美机构与爱美客合作上线了一款名为“ARSMO”的专属玻尿酸产品;朗姿股份旗下米兰柏羽、长沙雅美等医美机构,也在今年向求美者推荐一款名为“芙妮薇”的玻尿酸产品,据朗姿股份透露,其参与了该款玻尿酸的开发。
从上可见,挑战之下,医美行业积极谋变,无论是优化商业模式,还是探索新业务、做自营产品,核心逻辑是推动持续获客与保持现金流稳定,从而为穿越低谷积蓄着势能。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人来回答,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在《大美界》与医美行业人士的日常沟通交流中,得到的回答亦是如此。但2022年有一个词被频频提及,成为行业人士一致认为最能体现当下医美企业是否具有价值的词,即“特色化”。
“医美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有无‘特色’是相关企业能否在一众竞争对手中快速突围的核心密码。”多位行业人士表达出类似观点。
在市场的反馈上,《大美界》梳理后发现,特色化发展确成趋势,相关上中下游企业都有不错表现。
先看上游器械材料领域。在2022年,具有特色的给药方式、光电设备等成为热词。而在前几年,上游最为活跃的品类还是肉毒素、水光类、玻尿酸等,各家企业纷纷围绕此进行布局。
一位消费医疗投资人告诉《大美界》:“一些传统的大单品赛道已经相对饱和,以胶原蛋白为代表的新的大单品还未成熟,这使得特色化的细分赛道成为今年医美上游的热点。”。
比如微针给药技术就在今年受到广泛关注。以中科微针为例,该企业主要研究的方向便是微针给药,并围绕微针贴、聚合物材料、高分子材料、疫苗佐剂、水溶性基质等技术领域进行专利布局,已公开专利申请50余件,发明专利占比超过74%。今年3月,中科微针获得阿里巴巴投资。
微针给药技术有何特色?具体来说,该技术克服了传统透皮贴剂生物利用度低和注射剂无法持续给药的缺点,实现活性成分的高效递送,具有无痛微创、无首过效应、提高生物利用度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医美领域,是2020年美国权威科普类杂志《科学美国人》评选出的有望改变世界的十大新型技术之一。
又比如在光电医美领域,国产企业多聚集在中低端市场,有特色的中高端品牌极度稀缺,这使得相关企业自然容易引起市场关住。
以芙迈蕾为例,其目前自主研发了两款产品,分别为皮秒激光治疗仪和光声成像皮肤检测仪。其中,拳头产品ForePico多波长皮秒激光治疗仪已正式开启注册检测。要知道,皮秒激光治疗仪产品技术门槛高、注册审批壁垒高、整机造价昂贵,目前尚无国产合规产品,市场完全被进口厂商垄断。芙迈蕾的产品一旦上市,有望打破这一行业局面。因此,在今年4月和12月,芙迈蕾先后完成天使轮与Pre-A轮融资。
再看中游服务领域。与传统的综合医美机构做大做全不同,2022年一些满足更加细分需求的特色医美服务机构开始获得青睐。
以12月获得1亿元融资的BR光电保养为例,其定位是以轻医美为载体的生活方式连锁品牌,于2021年创立。
在业务上,BR光电保养主要提供光电体验店产品,由专业的医师团队为求美者提供定制化、一站式的周期光电保养、光电治疗系列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年龄求美者对面部抗初老与抗老化的医美保养需求。
销售方面,BR光电保养体验店主要售卖单价19999元的光电保养年卡,期内提供15次服务。流程则较为简单,包括线上预约、自助洗卸大发体育、数字检测、医生面诊、方案实施等。
截止目前,BR光电保养已在上海陆家嘴、静安寺、新天地、外滩、太古汇等核心地段拥有6家体验店,其中3家已正式对外营业。
接着看医美下游。作为链接医美上中游与求美者的关键一环,医美下游在积极推动数字化升级的当下,也在尝试更多的“玩法”和合作模式。
以变美日记为例,其最初以做医美直播为主,变现方式主要是“广告+分销”。而在今年,变美日记开始布局DTC(direct to customer)模式,即将品牌直接触达终端消费者,并进行医美器械的销售。
除此之外,变美日记还尝试售卖医美级消费产品,以获得更多潜在医美客户,比如变美日记跟好想你集团跨界联名生产了玻尿酸胶原蛋白肽红枣果饮等。今年7月,变美日记成功完成千万美金融资。
可以发现,特色化成2022年医美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上中下游皆有尝试与发力,这既使相关企业能迅速起势,也为它们获得融资并突破竞争重围提供了重要助力。
在当下整体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只想着赚快钱、赚认知差异和智商税的时期基本上已经过去,这在今年的医美创投领域表现得非常突出:一些纯粹以流量获取为主的项目几乎没有在市场上搅起风浪,而聚焦产品研发类的企业受到了更多青睐。
《大美界》统计发现,2022年医美行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20次,融资企业全部是产品与服务提供商。其中,处在早期(A轮及以前)的多达11次,占比55%。
“2022年好的医美资产依然稀缺,且仍然很贵,而相对不好的资产比往年更便宜,投资人压估值压得厉害。”消费医疗投资人阳雪告诉《大美界》,投资人手上的钱终究要投出去,所以今年更偏好价格更低、潜力更大的早期项目。
这些早期项目里面,包括了专注器械设备领域的芙迈蕾、磅策医疗、南京佰福等,也包含了聚焦材料领域的蓝皓生物、亨瑞生物、金坤生物等。
在消费医疗投资人阳雪看来,以设备和材料为代表的医美上游在整个医美产业链中长期占据着绝对优势,高利润、高回报是其在发展中的醒目标签,因此投资机构更愿押注这类型的企业。
另外,相比行业中下游,医美上游企业得益于研发投入大、对产品性能要求高等因素影响,有着更高的行业壁垒,所以也意味着若企业率先推出独家创新产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仍能够特有优势并占据大量市场份额。
以艾尔建推出的肉毒素产品BOTOX为例,该产品于2002年发布,2005年便占到了全球肉毒素86%的市场份额,此后随着竞品的增多其份额虽有所下降,但根据Bloom health发布的数据显示,一直到2021年,BOTOX仍占据着全球肉毒素市场70%以上的份额。
在今年,我国一级市场最受关注的早期项目一类是光电医美,另一类是再生医美。
拿南京佰福来说,成立于2021年5月,目前在部分中高端产品领域实现了国产化突破,其自主研发了NDYAG 调Q激光、1064 nm和755 nm翠绿宝石长脉冲激光、2940 nm铒激光大发体育、1064nm和532 nm百皮秒激光、595nm脉冲染料激光、1927nm铥激光等系列产品,相关的技术指标已经达到了中国的领先水平。
“医美光电器械行业属于多学科交叉整合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很高技术壁垒。”消费医疗投资人阳雪表示,国内正规医美机构所使用的中高端医美光电设备几乎全部为进口产品,而进口厂商在国内合规市场的总体市占率在近年来虽略有下滑大发体育,但仍高达80%以上,几乎处于垄断局面,所以国产替代是资本押注该领域的重要逻辑。
再生医美领域,金坤生物、亨瑞生物、蓝皓生物相继获得融资。在具体业务上,金坤生物主攻第四代生物医用材料——聚左旋乳酸(PLLA,即童颜针主要材料)、聚乙丙交酯、聚己内酯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目前,金坤生物的原材料及成品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80多个地区。
亨瑞生物则搭建了合成生物学平台与生物发酵平台,主要专注于重组胶原蛋白原料及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类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制开发,如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医美填充物及医疗制剂相关产品的开发及产业化落地等。2023年,亨瑞生物将启动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植入剂III类医疗器械的临床申报。
蓝皓生物定位在口腔再生修复材料和医美产品的开发,如胶原修复材料、口腔骨粉等。详细来看,胶原修复材料包括胶原敷料和胶原止血海绵等。为此,蓝皓生物自行开发了胶原蛋白提取技术和胶原改性技术,并提供了包括化妆品级、医用级、植入级、注射级等多种品类在内的胶原原料。
在今年,西宏医药也受到颇多关注,其在研产品聚左旋乳酸(童颜针)项目已完成Ⅲ类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入组。截至目前,西宏医药申请发明专利70余项,研发储备10余款Ⅲ类医美器械,其中3款为全球独家创新性产品。接下来,西宏医药会陆续启动包括聚己内酯(少女针)、羧基磷灰石(微晶瓷)在内的更多再生医美产品注册上市。
总的来看,2022年优质医美资产依然稀缺,早期项目成了资本热捧的“香饽饽”,2023年预计仍会延续该趋势。
纵观2022年,政策呈现逐渐下沉的趋势,并开始向常态化演进,且聚焦于规范各大医美细分市场和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大发体育。
例如今年3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调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内容的公告,将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等光电医美设备按照III类医疗器械监管。这是政策端对医美上游采取的重要监管措施。
而在医美服务端,今年亦有多个政策发布。5月,国家卫健委牵头九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2022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卫医函〔2022〕84号),意在持续清理各类医疗美容机构开展“小腿神经离断瘦腿手术”等有效性存疑、风险性极高的诊疗项目。
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等18部门印发了《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年)》,其中提出“按年度提出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推动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
1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微发文,下一阶段,将加强对相关医疗美容机构、生活美容机构等单位、场所的现场检查,加大查处力度,加强行刑衔接,依法查办一批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涉医疗美容违法犯罪案件。
在获客渠道上,10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发布《医疗美容行业虚假宣传和价格违法行为治理工作指引》,共发布8项防范医疗美容行业虚假宣传行为规范以及6项价格违法行为规范的工作指引。
不难发现,无论是上游的药械生产商,到中游医美机构,还是下游的线上获客渠道,当下医美监管涉及到的行业主体已经涵盖产业链的全环节。
当然,政策监管常态化不仅仅意味着行业压力增大,监管到位从另一维度也意味着“野蛮生长”土壤不再,行业将迎来新发展契机,后续医美行业逐渐步入合规化与精细化的发展中。
在2022这一艰难年份即将说再见的时候,面对2023年,医美行业会有哪些机会和新的可能性呢?
《大美界》认为,在供需两端持续发力的行业大前提下,有三个正在酝酿的“爆发点”值得注意。
于上游而言,国产替代仍会是重点。在医美设备和材料领域,具有原创性的国产厂商在2023年仍然会受到资本青睐。其中,胶原、光电医美赛道的企业将步入到快速成长期。
另外,围绕降低求美者整形“代价”和提升求美者“颜值”两个方向研发新产品,或成为医美上游头部企业可着重考虑的方向,包括拓展产品线和适应症,以技术创新拉动行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私募股权公司都在努力寻找2022年的退出渠道,2023年医美上游整合并购的动力强劲。
于中游服务机构而言,将医美行业中亚专科、单品类的业务拆出来做单店财务模型,形成特色化是一个趋势。比如植发领域就已经很成熟,跑出了雍禾医疗、碧莲盛、大麦植发等规模大的公司,而以吸脂手术为主的医美脂肪单品类的连锁,以及男性整形为主的门店也出现了一些财务模型更好的品牌。
需注意,医美服务属于线下生意,因此也要回归到线下生意的本质。一是要解决本地布局的密度问题;二是要在提效和降本上做好内功,核心解决“获客”和“医生”问题;三是在完成初步体量的布局之后,涉及到产业上下游,如诊所开发功能性护肤品品牌,增加获客场景,找到新的增长曲线。
医疗服务的核心是“医疗”属性,其决定了医美服务机构很难在短期内实现业务的指数级增长,降本也很难,只能尽量去提效或扩大增长利润区。
2022年医美行业下游动静并不多,背后的核心原因还是今年消费的抑制,以及流量成本的上升。
于下游而言,在2023年拓展和做好细分品类的标准化和数字化升级,可延长商家和用户使用时间,更好地转变此前低频的服务和口碑。因此,完善患者评价、增加及提高供给侧体量和效率,弥合医美“内容”和“服务”体系衔接的鸿沟,将是下一阶段医美平台攻坚的重点所在。
除了三大趋势外,2023年还有一个重要变化,即医美行业在穿越低谷后,抑制的需求会形成“V”型反弹。在此情况下,面对即将大量涌入的人群,医美行业需提前做好准备,以给到求美者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站在2022到2023年的年关交界口,中国医美行业的从业者追逐星辰大海的征程也即将迈入新的一页。